胡适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知乎(胡适之有多厉害)
1581
2023-11-28
关于[胡适之啊胡适 zhi],胡适之是个什么样的人?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关注这个网站。
内容导航:1。胡适之啊胡适你怎么可以...2.胡适之啊胡适 1。胡适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胡适之啊胡适 1。你怎么能...分享完一顿饭牛皮的内容,记住关键词:胡适之啊胡适 1。你今天又玩牌了。/kloc-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这个胡适的笑话。什么?没见过?这是胡适的留学日记。
七月四日
新日记也是为了督促自己下学期更加努力。先读一下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 of!你怎么能这么堕落!你忘了你之前制定的所有学习计划了吗?子曰:“我一日三救。”不能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为什么胡适把麻将和缠足、八股、鸦片列为中国四害,却那么喜欢玩?原来,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是个麻将迷,她总是来找胡适玩。
最后,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思茅,学名洪标,名西江,笔名胡适,恰如其分。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和哲学家。惠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和领导新文化运动而闻名。
他小时候在家乡的一所私立学校上学。19岁以官生身份考入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倡导白话文,主张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与陈独秀一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论的角度阐述了新旧文学的区别,倡导新文学的创作,翻译了法国多德、莫泊桑和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率先进行了白话文学的创作。他发表于1917年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2.胡适之啊胡适胡适之是一个怎样的人?读书以来,我对胡适有三个印象:新文化运动的先驱,36个博士头衔的“博士皇帝”,“怕老婆”。纵观全书,我不仅对那个动荡不安但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了简单的了解,也对被蒋介石称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典范,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典范”的胡适之有了更多的了解。
胡适,这个词恰如其分。
我试图用更符合逻辑、更客观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想法,但我控制不住自己,我的写作毫无条理。我只能写我的想法,但我想澄清我对胡适的尊重和崇拜。
胡适,原名邢,安徽徽州人。之所以改名,是因为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名字取自严复在《进化》一文中的著名论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代人的成功,往往是几代人的积累。胡适的父亲胡川曾在晚清政府工作,学的是地质学。胡家虽然不是名门望族,但也是当地的乡绅。至少胡适从小没有经历过务农,家境也比较宽裕。徽州人以商人著称,胡也不例外。但自古以来商人地位低下,所以在父亲的影响下,胡适开始走上读书做官的道路。我觉得几代人的努力终究是有效果的,家里有这样的文学大师应该是值得骄傲的。
胡适安徽故居
胡适是一位学者,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师。整理国故,编辑出版《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经典名著,要知道,以前的中国古典名著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脂砚斋脂批本《石头记》的发现,开创了红学发展的新局面。出版白话史书《中国哲学史大纲》和《白话文学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书育人,留美归来后,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校长、中国公学校长,为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一生获得了36个博士学位,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大学的荣誉博士。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大部分文人都像鲁迅先生一样,用笔指点江山。胡适一生写了无数的文章,大部分都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编辑创办了十余种报刊,其中最著名的有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宣扬“民主与科学”的《新青年》杂志、引发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每周评论》、大谈“人权与法治”的《新月》杂志、蒋介石政权民主的《自由中国》等。
在那个时候,任何人都不能脱离政治。五四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和工人开始关心国家的前途,更不用说胡适这样的文学巨匠了。胡适是庚子赔款中的留学生,政治观点受美国影响很大。从他在上述杂志的写作立场可以看出,他强调人权、法治、自由、平等,看似正确,但错误在于胡适对自己的观点过于偏执,与那个时代的命题背道而驰。当时中国大地内乱,哪里可能有民主自由的土壤?人权和法治的氧气在哪里?光靠“用文字和文字批判”是不可能拯救这个濒危的国家的。九一八事变后,胡适依靠国际联盟保卫中国和平的幻想破灭了。他的好朋友丁文江无奈地叹了口气,“曹操是‘治天下之能臣,乱世之英雄’,而我们是‘治天下之能臣,乱世之无用’。
文坛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并不能给胡适的仕途带来好运。反倒是胡适的仕途相当不如意,处处碰壁。他的好朋友杨步伟曾说,胡适“一生忠君爱民,没有政治手腕,不适合政治活动,常被人利用却仍自得其乐。”他与蒋介石政权关系密切,在南京政府中担任过许多要职,但仍是无党派人士。在他担任南京政府驻美大使期间,各种荣誉博士接踵而至。他要的是实现美国式的民主和法治,他坚信蒋介石政权会给他希望。解放战争后,随蒋介石退守台湾省,享年72岁。
胡适的手稿
胡适先生提倡宽容的自由。他说,“为自由而战的唯一理由,换句话说,就是期望每个人都能容忍不同的意见和信仰。”“我害怕的是,这种艰难的氛围会变成一个更加残酷和残酷的社会。”他还主张“科技救国”。当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包括他的朋友陈寅恪、学生吴健雄和学生杨振宁,他们都与胡适有着深厚的友谊。
纵观胡适先生的一生,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第一,宽容大度的君子,就是大度。虽然鲁迅对胡适的批评尖锐、犀利,令胡适的支持者十分反感,甚至反驳鲁迅“心胸狭隘、阴险多疑、嫉恶如仇”,而且“狂妄、肆无忌惮、不要脸”,专事在文坛“兴风作浪”、“出血伤人”,杂文“不足取”,“祸国殃民”
第二,互相关心的夫妻的恩情。胡适是为数不多的在新思潮影响下没有抛弃旧妻的文人。当然,他曾经想过爱上其他女人,但最终他没有抛弃妻子,他和江冬秀永远生活在一起。说到这里,我不禁好奇,那个时代的文学巨匠都怎么了?他们不仅在文章中宣扬新思想,连在当今社会会令人厌恶的“抛老妻养小三”在他们眼中也变得“浪漫”起来,比如鲁迅、梁实秋、蒋梦麟。徐志摩追求林失败,爱上同学的老婆陆小曼,最后和陆小曼结婚,虽然两情相悦很重要。
有人居然嘲讽胡适说,尽管谈新文化,却被封建婚姻束缚了手脚。抛弃妻子是一对“新人”应该做的吗?道德都没了,狂什么文化!
胡适与江冬秀
第三,注重实践检验的方法论。美国“实验主义”大师约翰·杜威对胡适“大胆假设、仔细求证、认真工作、认真生活”的强调,对我们今天的学生来说,仍然是一句鼓舞人心的话。
第四,刻苦学习的精神。胡适的父亲去世早,但他的去世对胡适影响很大。在母亲冯顺弟的指导下,胡适刻苦学习,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一步步走上了文坛的巅峰。我想这就是我们在很多职业中所说的“滚雪球效应”。优秀的人只会越来越优秀,平庸的人会越来越甘于平庸。试想,没有小时候母亲的严厉,就没有胡适的好积累,就没有以后学校老师同学的爱,编辑校刊参加学校活动。没有这个积累,就没有以后的口才和文笔。留学时,我在国内小有名气,被陈独秀邀请成为北京大学教授。从此,我走向了文学领袖的位置,逐渐接触到了政治。
对胡适先生一生最恰当的评价,就是蒋介石在为胡适致悼词时所说的:要融其一生,精忠报国,孝顺他人,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诚以治学,虚怀若谷,踏踏实实,做新文化旧道德的模范,旧伦理新思想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