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进的骨科手术(全球第一个骨科手术机构是)

开心常识网 886 2024-01-06 21:40:14

河南商报记者李家洋易颖通讯员崔冰心

6月3日上午,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二科(创伤救治中心)主任刘涛在天脊骨科机器人的协助下,完成了全省首例股骨颈骨折微创经皮复位治疗。手术伤口只有2厘米长,切口只有3针,比传统手术缩短了1/2的时间,真正实现了微创、快速、精准、智能治疗。这也将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外科水平,为精准外科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首秀]

全能机器人“值班”

上午9时许,河南省人民医院E36手术室,一名19岁的右股骨颈骨折患者正在接受手术。

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只灵活稳定的机械臂正在为她精确地建立手术通道。

 全球第一个骨科手术机器人,用时为传统手术一半

在屏幕的侧面,不仅清晰显示了这个病人的骨折位置,规划了手术路径,还实时跟踪显示了手术情况。

对于第二骨科病房主任刘涛来说,他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类似的手术,这种手术非常具有创新性,因为它在手术方法和固定方法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进行手术的机器人名为“天极”,是世界上唯一的骨科机器人。在它的帮助下,医生的位置从手术台移到了电脑上,身份从“操作者”变成了“监督者”。他们将病人的三维扫描图像传输到骨科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的工作站。在计算机操作界面,他们根据扫描图像完成螺钉放置位置、方向、长度的操作规划,然后指挥机械臂逐一实施操作规划。更难能可贵的是,“天脊”机械臂的进针和置管都是一次性到位,不需要反复摸索。医生可以根据这种定位来完成螺钉放置操作。

 全球第一个骨科手术机器人,用时为传统手术一半

“以前这种手术,医生要剥去皮肤和肌肉,直到骨折位置暴露出来,手术切口大。关键是在植入固定钉的时候,没有透视眼的医生只能根据手感反复尝试,准确性取决于医生的经验。考虑到这个患者只有19岁,以后要当妈妈了,我们反复研究,给了她创伤最小、伤害最小的治疗方案,对患者以后的生活最有利。”刘涛说。

最终,刘涛主任的团队在天脊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成功完成了股骨颈骨折微创经皮复位手术。切口只有2厘米,出血只有10毫升。

 全球第一个骨科手术机器人,用时为传统手术一半

本次手术还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股骨颈骨折固定技术——股骨颈动态十字钉系统(FNS),仅缝3针就完成了固定。

[解密]

医生的完美搭档

准确、快速、安全的手术是每个外科医生的追求。但由于人体的限制,医生有时间和空间拥有一门好的武功却无法准确展示出来。至此,机器人成为医生身体的延伸。就像天极骨科机器人,给医生增加了“透视眼”和“稳手”。

天极骨科机器人由机械臂主机、光学跟踪系统和控制台组成,分别相当于医生的手、眼睛和大脑。

 全球第一个骨科手术机器人,用时为传统手术一半

天极的“透过眼睛看”和“稳定手”装置,一举解决了骨科手术领域的三大技术难题:视力差、精度难、不稳定。比如光学追踪系统,不仅能洞察肌肉骨骼的每一个深度,还能实时监控每一个手术环节;该机械手运动灵活,运行稳定,可达到亚毫米级精度;主控计算机系统可以智能地将医生的想法传达给以上两个设备,帮助医生进行“路径规划”。

手术过程中,这款智能助手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跟踪患者的移动,手臂位置可以自动补偿移动位置,保证手术路径与规划路径一致,误差可以控制在0.5 mm以内,非常精准。

刘涛介绍,骨科手术机器人是推动精准微创手术发展的核心智能装备。可以从视觉和触觉方面为医生的决策和操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拓展医生的操作技能,并在手术过程中及时评估质量。

“天极”机器人全方位、精准的自动导航系统,适用于骨盆、四肢、脊柱等复杂骨折的治疗。它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开辟了创伤治疗的新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未来骨科将向数字化、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省医骨科将紧跟时代步伐,助力提升我省精准诊疗能力。

(河南商报编辑史尚敬纪首席编辑华)

2.全球第一个骨手术机器人,耗时是传统手术的一半。近日,苏州朱正机器人有限公司申报的“脊柱手术导航定位设备”获得NMPA批准。

据官方介绍,获批产品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成果转化,产品采用全球首创的直观形象定位技术。

据了解,朱正机器人申报的“左航-300”成为继天之航“天脊机器人”、捷迈邦美Rosa One、美敦力MAZOR X、新俊特ORTHBOT之后,第五款获准上市的脊柱手术机器人。“左航-300”是目前唯一能进行局麻骨科手术的机器人,能有效解决手术时间长、手术费用高等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苏州朱正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它是医疗机器人的制造商和开发商。其研发领域以脊柱微创外科为核心,专注于解决脊柱微创外科面临的临床难题,注重技术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智能化、高端医疗器械,开发脊柱微创外科相关产品,并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提供相关服务。

微创手术,即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

资料显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是指在一定的医疗风险下,避开大切口,采用小切口或穿刺通道,使用特殊的器械和装置,在影像仪器的监督或导航技术的引导下,从正常解剖结构到达病变部位,在可视条件下,使用各种微型手动或电动器械和设备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从而达到比传统或标准脊柱外科手术更小的切口、更少的组织创伤、更少的出血、更高的手术精度和更积极的效果。

据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显示,“朱正机器人”及其关联公司目前已公布专利申请64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占比62.5%。专利布局集中在机械臂、定位器、手术刀、微创手术、C型臂、手术路径等相关领域。

资料来源:OFweek

分享完一顿饭牛皮的内容,记住关键词: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骨科手术机器人上市公司龙头,骨科手术机器人研究起源于90年代。目前哪些医院拥有最早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大约[全球第一个骨手术机器人],比传统手术时间少一半。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关注这个网站。

内容导航:1。全球唯一骨科机器人在河南“就业”!手术切口只有2厘米,比传统手术时间缩短一半。2.全球第一个骨手术机器人,耗时是传统手术的一半。1.全球唯一骨科机器人在河南“值班”!切口只有2厘米,比传统手术时间缩短一半。

上一篇:上海著名画家韩敏知名作品欣赏(画家韩敏的市场价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