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童年,离不开郑爷爷的陪伴与影响
0
2025-08-11
2015年9月美影厂的老编剧姚忠礼爷爷参加了一个特别的节目,聊了聊《舒克和贝塔》的那些事。节目主持人随口一提说:“舒克的戏份比贝塔多。”姚爷爷立马点赞:“对啊舒克的性格比较果断贝塔就有点像跟班了。”
这个我脑子里瞬间闪回到童年,《舒克和贝塔》是我小时候看过的国产动画中最合我口味的一部。舒克开飞机贝塔开坦克的时候我把卧室当成了战场,真是过瘾。每次都会到后面舒克和贝塔就开始在空中打架,我好几次都幻想着在床底下找到一个
让我对这部动画的不爽,那就是贝塔的戏份太少了,看第七集他们成立了电视台后,出现了一支新角色贝塔的出场时间被压得没啥戏。明明是好兄弟贝塔反倒倒了舒克的小跟班,真不太好。
舒克的形象看上去有点正眉正眼,还长了一个撮那感感觉就跟那些正派角色差不多,贝塔打扮就更随性特别。舒克有老母亲关心他贝塔就孤单,一出门小猫咪莉告别:我就跟穿着已鞋,听着真让人心痛。
舒克在大森林里交到了,朋友人气飙升;可贝塔却出事了,误伤了小麻雀被大家认为是坏蛋,连舒克都骂他. 两边的不一样。
舒克回家还得着快饿死的母亲,他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去日常生活偷食;贝塔却为了帮助咪莉,得罪身边的人搞得一团糟。两只小老鼠的旅程各自的遭遇真是风云莫测
前六集的故事,主要是舒克和塔贝对抗“老鼠贼就是”的观点,获得了别对动物的尊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到了第七集,舒克和贝塔就开始创业,和海盗一伙打交道的主题是挣扎和斗争。舒克看起来成熟稳定重心有困扰;贝塔则热衷洋溢愿意延伸援手经常惹麻烦,真是好人有好报的反面。
从一开始剧本就对贝塔有点不公平,后来的发展加之让他边缘化,我听说原作者郑渊洁想写一百集,把《舒克和贝塔》准备为“世界上字数最多的童话”,美影厂有意继续做计划,在方案里还提出了因为预算不够的手稿,只可惜由于资金问题故事就悬了没办法继续。
集数是资金不足质量明显上升,记得《黑猫警长》是因为筹划不够,草草结束。配音方面是混乱一开始的配音演员换来换还是去,角色的声音变化可大了,这种情况很尴尬。
最值得一提的郑爷爷,他从1977年开始写童话那可是勤奋得不得了,难免会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像《舒克和贝塔》到底有潜力的故事,被拉长到全部角色的性格和互动的关系都变了,最惨惨贝塔基本被冷落了。
郑爷爷的童话时候太接地气,舒克和贝塔一会儿反对偏见,一会儿又顺应潮流根本没办法把这些经典的故事简单地放在一起。这个动画的怀念让人感觉美影厂的备战紧张有好处,总比让故事拖下去留个悬念来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