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发饰文物(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的特点)
541
2023-12-24
关于【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透过文物 看唐代的爆款服饰,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透过文物 看唐代的爆款服饰2、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透过文物 看唐代的爆款服饰1、透过文物 看唐代的爆款服饰唐三彩绘胡装女俑
《近事女》图(摹本)(局部)
常言道“人靠衣装”,唐朝国力空前强大,其经济实力从民众对于衣着时尚的追求可见一斑。那么唐代的时尚达人们都喜欢淘什么宝贝服饰呢?现在就让我们透过文物一探究竟。
“女汉子”必备的蹀躞带
2015年上映的电影《刺客聂隐娘》,片中女主角聂隐娘身着黑色长袍,腰间佩戴着一条极具时尚感的腰带,这条腰带是唐代盛行的“蹀躞带”。
长安区南里王村唐窦曒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唐玉梁金筐真珠蹀躞带,复原长度1.5米,厚1.2厘米,材质为青白玉,部分泛浅绿。此玉带借用传统的金银错技术,将黄金镶嵌在和田白玉内,玉质温润莹秀,豪华富丽,工艺极为精湛。
蹀躞带原是胡人的一种腰带,自魏晋时传入中原,到唐代一度被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宋代大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蹀躞带作了详细的叙述:“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愉悦、算囊、刀砺之类。”蹀躞带上有可以悬挂物品的挂钩,通常挂着“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这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
蹀躞带原本是为方便骑马设计的服制,曾经一度是男人的专利,唐朝女子男装盛行后,唐朝妇女也开始使用蹀躞带。唐开元以后,朝廷规定一般官吏不必再佩挂蹀躞带,从此蹀躞带就变成了唐代妇女的专用配饰。她们省去了原来的“七事”,将蹀躞带改成了狭窄的皮条,主要用来装饰,此物实用价值已不大了。
固定百变发型的发梳
唐代妇女极其擅长发式的创新,她们对发型十分重视,美丽的发型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唐代妇女常梳的发髻有:高髻、花髻、倭坠髻、坠马髻、闹扫妆髻、反绾髻、峨髻、低髻、小髻、乌满髻、囚髻、抛家髻、回鹘髻、凤髻、从梳百叶髻、反首髻、双髻、木髻、鬟、鬓等三十多种。唐代中后期,女性们盘梳高髻之风导致插梳风尚的流行。最初,女性们在髻前单插一梳,梳上錾刻精致的花朵纹样。之后所插发梳的数量逐渐增加,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到了晚唐,妇女盛装时,出现了在髻前及其两侧共插三组的情景。“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舞处春风吹落地,归来别赐一头梳”形象地描绘出唐代女性发髻的优美造型及发髻上簪钗和发梳的复杂程度。
在唐代画家张萱所作的《捣练图》中就有女性在发髻上插数把发梳的形象。唐代还流行一种套于梳齿背面、只有手指大小的金梳背。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金筐宝钿卷草纹金梳背,高1.7厘米,长7.2厘米,厚仅0.5毫米,重约3克,为半圆形。在指头大的梳背上,将细如发丝的金线掐制成卷草、梅花形状焊接在梳背的两面,周边还镶嵌一圈如针尖般大小的金珠。这件文物上无论是金丝,还是金珠都焊口平直,结实牢固,堪称中国古代掐丝和炸珠焊接工艺的杰作。
造型不输“LV”的包包
女人上街总喜欢买包,今人以为这种习惯源自欧洲,事实上,我国古人也非常喜欢买包,特别是在唐代,当时社会上不论男女都对包包非常痴迷。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17窟北壁有《近事女》图,约为晚唐时期绘制。“近事女”是指在家受戒的女子,此像画于高僧洪巩“影窟”正壁洪巩塑像之右侧,与左侧的比丘尼侍者画像相对照。这些近事女头梳双髻,穿男子靴衫,腰部系软带,是唐代风行的“时世妆”。她们右手执仗,左手持巾子,恭敬地站立在菩提树下。树干苍劲多节,藤萝缠树,叶子稀疏。这幅画最令人称奇的是,菩提树上竟然挂着一只造型非常时尚的挎包,这只挎包曾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甚至在国际著名奢侈品“LV”包中找到了同款。
事实上,挎包这种东西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然而唐代的“挎包”级别较高,其名有“紫荷”“承露囊”“金鱼袋”等。唐时不只妇女才使用挎包,连官员也常用这种包来装印信,并借以彰显身份。唐时官员的身份证形如鲤鱼,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唐代包包中最能显示身份的是“鱼袋”,鱼袋就是装鱼符用的。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官吏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据《新唐书·舆服志》记载,“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用金子装饰并盛放金质鱼符的鱼袋,称为“金鱼”或“金鱼袋”,这是当时最高档次的包。唐代文学家韩愈《示儿》诗称:“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唐朝低级官员出使国外时,常会借高级官员的紫金鱼袋抬高身份,谓之“借紫”。
西域风格的胡装
唐朝政策开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兼收并蓄异域文化,唐代女性的社会生活因此也呈现出一种开放态势。在开元天宝年间,西域文化大规模传入,妇女们或女效男装,圆领袍,头裹幞头;或学胡服,多穿翻领窄袖袍,头戴胡帽。唐代诗人张祜作《观杨瑗柘枝》:“促叠蛮鼍引柘枝,卷帘虚帽带交垂。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诗中所说的“卷帘虚帽”就是一种唐代男女都戴的胡帽,它用锦、毡、皮缝合而成,顶部高耸,帽檐部分向上翻卷。
1960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了一件三彩骑马女俑,她头带胡帽,身着绿釉红翻领窄袖紧身胡服,足蹬小蛮靴,双手持缰状,坐于一匹褐红色骏马之上,人物身姿俊秀窈窕,身下的骏马膘肥体健。在人物与马匹的釉色处理上,此俑与其他女俑多彩的釉色不同,马与人物基本以单色为主,简洁明快,从而更加有效地烘托出着男装女子英姿勃勃的青春与活力。
唐代还出现了一种很别致的帷帽,唐天宝年间,妇女头戴帷帽已成为一时风尚。哈萨克斯坦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彩绘陶俑中有戴帷帽的妇女形象,其中一尊骑马女俑的帷帽用泥制,外表涂黑,以方孔纱作帷,帷裙垂至颈部。帽体高耸,呈方形,顶部拱起,纱帷连于帽檐两侧及后部边檐。帷帽帽体用皮革、毛毡或竹藤编织,外覆黑色纱罗等物。
来源:西安晚报
2、哪些文物体现了唐朝服饰,透过文物 看唐代的爆款服饰灿烂文化
云髻明珠映罗裙——服饰艺术
隋唐时期的服装分祭服、朝服、公服、常服四种。前三种属礼服,沿袭传统汉族服装;常服则是在北方及西域少数民族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唐代有关服色、纹样、佩饰的种种规定,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体现。新颖华丽、丰富多彩的隋唐时期官员袍服和铠甲表现的皇皇威仪,对周围邻国及后代服饰制度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从出土的陶俑和壁画看,隋代文武官员服饰既有北朝遗风,又有南朝元素,笼冠、小冠、风帽并行,胡汉款式杂陈,但明显趋向于彰显等级、注重礼仪、区分尊卑的统一风格的形成。到了唐代,官员服装的款式在隋代基础上不断完善,进而形成了一整套以款式、颜色、质地、配饰为主要区别和内容的法律明文规定的服饰制度。郑仁泰墓出土的文吏俑、武官俑可见初唐官员服装端倪。文吏俑头戴进德冠,上身穿红色阔袖短袍,外罩裲裆,下穿乳白色长裤,足蹬黑色如意云头履,领、袖、襟边缘均饰花边并贴金,双手合抱胸前,文雅、含蓄而不失威严。武官俑头戴兜鍪,护耳垂肩,身着明光铠,双肩披绿色披膊,腰带以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边缘饰以流苏,绿地宝相花战裙长垂至靴面,足蹬黑靴,右臂前屈握拳,似持长柄武器,左臂下垂肘部微屈,似握佩剑。
彩绘釉陶贴金文吏俑、武官俑
在妇女服饰方面,则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期承汉魏北朝遗俗,小衣长裙,多着深色,少施粉黛,佩饰简约;中期则衣裙艳丽,胡服盛行,簪钗耀眼,丽人簇簇;晚期体丰服艳,广袖博衣,饰佩繁缛,华而失趣。唐代妇女服装虽然千姿百态,但其搭配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上衣下裙,另一种为上下不分的袍服(配裤)。袍有圆领袍(男服)和开襟的胡袍;衣有襦、袄、衫;裙多为长裙(以多幅者为佳),裙色以红、绿、紫、黄居多,尤以红裙流行。宫女一律着半臂(一种短袖套衫)。
唐初,妇女衣裙受隋朝旧俗及胡服影响,尚小袖短襦配修身长裙。随着社会观念和时尚的变化,妇女衣领的敞口越来越大,越来越低,直至半袒胸乳,唐诗描绘的“粉胸半掩疑晴雪”“长留白雪占胸前”的人物形象在出土文物中屡见不鲜。
裙子作为唐代妇女的主要下装长盛不衰,300年间款式变化不断,其中不乏诸如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的单丝碧罗笼裙和百鸟羽毛裙等罕见珍品。前者所饰花鸟均用金片镂刻而成,仅有米粒大小,却五官俱全;后者以百鸟羽毛织成,反、正、明、暗看来色不相同。1987年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武则天的供奉之物——蹙金绣毛裙,足见唐代织绣工艺之精湛。除此之外,唐人诗歌中赞颂的石榴红裙应是宫廷内外广大妇女的共同爱好,白居易“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杜审言“桃花马上石榴裙”等诗句都说明这种色调、款式的裙子的无穷魅力和受妇女欢迎程度。
帔帛是唐代女性服饰搭配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肩披帔帛的风俗可能源自遥远的希腊、罗马以及波斯地区,波斯萨珊时期的金银器上就常见肩披帔帛的女子形象。长安地区出土的大量唐代壁画、线刻画和陶俑中的女性,几乎人人都披着长短宽窄和质地不同的各色帔帛,与襦和高腰曳地长裙搭配,使女性身材更显修长和俏丽,“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轻薄的衣裙与丰腴的体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衣裙自然流畅的丝绸质感与陶俑、壁画中妇女优美的曲线体现了唐代女性的柔美、端庄与高雅,真实展现了盛唐女性的时代风采。
彩绘胡服女立俑
三彩女立俑
盛唐开始,妇女服装一改“尚窄”之风,由紧身胡服逐渐向宽松肥大的方向发展,并以宽大的衣裙和艳妆丰腴的躯体为美。这种艳丽丰肥之风在宫廷及贵族妇女中一出现,便立刻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在唐代仕女图及唐墓壁画中,都能看到像该女俑一般丰腴健康、神态间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和娴雅韵味的盛唐女性形象。
“胡服”是对包括波斯、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服装的总称。在唐代这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里,女性敢于大胆追求服饰的自然美,突破“夷夏不通服”等传统礼法的限制,服饰胡化之风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胡服与男服在唐玄宗时期深受宫廷妇女的喜爱,并影响整个社会的风尚。作为东方的第一大都市,长安城里有成千上万的回纥、龟兹、吐蕃、南召、日本、新罗、波斯、罗马、阿拉伯等人,他们的文化习俗最直接、最容易的传播形式就是通过乐舞及服饰来进行,于是“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女为胡妇学胡妆”已成唐代贵族妇女的一种时髦和追求。从韦顼墓、永泰公主墓线刻胡服侍女图,到咸阳边防村杨谏臣墓出土胡服女俑等形象来看,唐代女子所穿胡服多为翻领镶襟边窄袖开襟胡袍,戴胡帽,腰系蹀躞带,穿条纹小口翻边裤,着靴或软锦镂空履。同时,女扮男装也是盛唐时期的流行时尚,唐太平公主即因穿紫衫系玉带扎幞头在高宗面前歌舞而深得喜爱。到玄宗开元年间,妇女常有穿丈夫衣服靴衫的。有唐一代,女子着男服,于俏丽之外又平添一种潇洒英俊的风采。
彩绘帷帽女骑俑
唐代妇女的首服,初行幂篱,复行帷帽,再行胡帽。古代女子出门,必须遮面,所用帛巾称作面衣。唐代初期的幂篱实际上还是古代面衣的延续,只是兼有面衣和帽子两种功用。幂篱实为一大块透明的纱罗,用时自头上披下。幂篱最初是西域少数民族的一种装束,入中原后成为女子专用品,其纱罗仅垂至颈肩,实际上已是帷帽的一种。从全身障蔽的幂篱发展到渐露面庞的帷帽,已使唐代一些官员心中不快,认为帷帽过于轻率,有失妇女仪容。但唐代妇女的时尚追求并不止步,于是随胡舞而来的胡服中的胡帽,便成了女性希望在首服上标新立异的又一件道具。陕西长安区唐韦顼墓线刻画中戴金锦浑脱帽的侍女、咸阳出土戴浑脱帽的胡服女俑都是唐代妇女头戴胡帽的典型形象。此外,此时妇女扎戴幞头也是一种时尚。
#在长安#
噼里啪啦一顿牛皮的内容分享完毕,记住关键词:唐朝时的文物,唐代物件,唐朝发饰文物,唐朝文物饰品,唐朝服饰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