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与四气的关系(简述四气五味的概念、作用及对应的中药材)
0
2024-09-10
大家好,我是小花花,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四气五是味中五味对应的作用正确,四气五味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四气和五味,简单的香味,是药性的理论的主要内容。
2、历代本草中都首先标明药物的气和味。
3、㈠四气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 、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性。
4、它是由药物作用于所发生的反应产生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
5、其中寒凉与温热本质上不同、彼此对立的药性;而温与热、寒与凉本质上相同、程度有其他同一药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6、药物的四气是与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对的,是由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决定的。
7、能够减弱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能够消除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
8、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9、《素问》云:“寒以热之,热以寒之。
10、这是基本的药物规律。
11、另外,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寒、热之性不甚显着,作用和缓和的药物。
12、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精致越出四气范围。
13、㈡五味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代表药物不同的功效和应用,是药物功用的重要标志。
14、另一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因都分属于五味之中,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15、五味的确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实际口尝感觉有关,二是药物临床应用的总结和总结。
16、所以,五味上升为药性理论来认识,显然已经超出了味觉的概念,而是与药物功效密切相关。
17、因此,本草书籍中记载的味,有时与实际口感味道不一致。
18、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相同味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19、其作用如下: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常用治表证或气血阻滞证。
20、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
21、常用治虚证,并缓和拘急痛,调和药性,解药食毒。
22、酸、固涩作用。
23、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
24、苦有泄和燥作用。
25、泄,包括通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降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清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26、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有苦寒燥湿热、苦温燥寒湿之分。
27、还有苦能坚阴之说。
28、咸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29、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清、症瘕等证。
30、淡有渗湿、利尿作用。
31、多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