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用英语怎么说(破的用英语怎么说)
943
2023-06-08
很多人认为袁绍没有治理世界的天才,所以他输给了曹操。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真正的袁绍,他从出生起就披着“四世三公”的外壳,其实袁绍也只是袁家的家奴。如果你想了解袁绍,你必须从他在袁家开始。袁家在朝廷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但在袁绍这一代,汉朝开始出现危机,世界被英雄分割。袁绍是最后一个支持汉献帝并完成统一的人,但他多次错过了这个机会。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信用簿,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信用勋章。历史是不客观的,因为成者是王侯败者是贼寇的标准;历史是不公平的,因为三分靠努力七分注定是真理。有多少有才华的英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名声,成为了贼寇;又有多少酒囊饭袋,才华横溢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由于儒家思想和忠君思想的影响,汉代后的历史叙事非常僵化,不仅要满足政治需要,满足价值观,而且要发挥教育意义。因此,历史书会尽最大努力突出失败者的缺陷和过错,放大胜利者的成就和成就;生动的历史人物也成为公众批评、反思和警告的负面教科书和赞美、模仿和钦佩的学习榜样。俗话说,“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变化,以人为镜子可以知道得失”。
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心来解释历史,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地位,消除不合逻辑、不合理、不切实际的现象来分析本质,从而完全真实地恢复被误解多年的历史人物,就像本文的主角袁绍一样。
袁绍出生于汝南袁氏,一个名门望族,“四世三公,为天下所归”;他是袁汤太尉的孙子,袁逢司空的儿子,袁伟司徒的侄子,袁成的继子。
东汉最高行政长官“三公”几乎成为袁家的世袭职位。门生和官员遍布朝堂州县,名声和威望堪比皇室。袁术甚至说:“代汉人,当袁家人。”。袁绍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应该是一个杰出的生活经历,昂贵的,动人的。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的生母只是袁家的奴隶或女仆。
在古代,达官显贵是一妻多妾制,除此之外,府中还会有许多丫鬟丫鬟;正妻所生为“直子”,妾所生为“妃子”,丫鬟所生为“家奴”。在那个关注常识网不同地位的时代,家庭的所有权利、头衔、财富和土地都是由自己的儿子继承的;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培养、支持和晋升也优先考虑自己的儿子;如果自己的儿子想出自己的头地,他需要自己打通任督的第二脉。家庭的栽培力度与自己的儿子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个地位远低于自己儿子的“家奴”,袁绍的处境可想而知。
袁绍在袁家被称为公子,实际上是家奴。他从小就被长子袁基和次子袁术称为“家奴”。即使当他是将军,统治四州,闻名于世时,袁术仍然被称为“家奴”,并与外人见面。可以看出,这种歧视根深蒂固,没有手足之情。可以看出,他的父亲袁逢并没有采取措施阻止和消除这种歧视,而是采取了默许和放任的态度。也可以看出,袁绍的童年是在父亲不痛苦、母亲不贵、兄弟歧视和无助中度过的。
身居豪门,却又地位低廉;享受荣华,却也被欺负;人丁兴旺,却孤独。在如此矛盾的身份转变中,在如此复杂的成长环境中,在如此谨慎的心态下,袁绍逐渐经历了羞辱、坚韧、勇敢的英雄特征,也创造了远见、果断的领导气质。他不仅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贵族理想,还有“梅花香来自苦寒”的贫困品质;他是汉末三国权贵、地主、农民等阶级优势的唯一集大成者。所谓人中龙凤,就是这样。
袁绍不到20岁,短暂为官后以服丧为由辞职六年。之后,他仍然拒绝接受朝廷的呼吁,并在首都洛阳与党人和义士交朋友。正如中常侍奉赵忠所说:“袁本初坐在声价上,容易养死者。我不知道他想在这里做什么。”?
在弱冠年辞职,拒绝官员只有三种可能性:一是不求进步的花花公子;二是隐居山野的闲云野鹤;三是看透世界大势,远离名利,忍辱负重,不愿做池中的东西,而袁绍显然是第三种。党人(士大夫、太学生)为文,义士为武(侠客、武士)。他广交文武是在等待机会;辞职是为了远离,拒绝召唤是为了等待。当他淡出寺庙时,他正在观察变化。当时的世界还没有大乱,袁绍年纪轻轻就能有这样的见识、勇气、预见性,足见他深谋远虑,远筹帷幄。
随后的发展,正如袁绍所期望的那样,东汉帝国名存实亡,如黄巾起义、十常侍乱、何进身亡、杀宦官、董卓入京、关东联军讨董、群雄逐鹿等。在这些接下来的事件中,袁绍占据了关键的核心地位;黄巾起义他是镇压者,何金被杀,他是推动者,他是指挥官,董卓进入北京,他是规划者,联盟讨论董他是领导者;最后,汉朝衰落,宦官外戚死亡,董卓死亡,袁术、韩福、公孙赞等诸侯成为垫脚石,然而,他占领了四州,统一了河北,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更可怕的是,如果你把这一系列事件联系起来,你会发现东汉帝国就像袁绍牵手,逐渐引领衰落。更可怕的是,如果你把这一系列事件联系起来,你会发现东汉帝国就像袁绍牵手,逐渐引领衰落。俗话说,时代造就英雄,但袁绍却是英雄引领时代。
东汉自和帝一开始都是年轻的皇帝,幼主登基必然导致外戚专权,幼主亲政后必须依靠宦官夺权。从长远来看,宦官专权越来越猖獗。大多数宦官胸无点墨,目不识丁,让他们控制朝政势必产生政治黑暗、朝纲混乱的后果。为了推翻宦官专权,前有太傅陈凡、将军窦武等文臣武将,后有杜密、李英、何进等名人外戚,他们被“党人”寄予厚望。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挑战宦官集团,但无一例外地失败并被杀。直到袁绍的出现,这种情况才改变。
袁绍得知宦官张让等人在宫中诱杀何进后,迅速杀死宫外宦官亲党;然后他带兵入宫,关上宫门,搜索宫内所有宦官,杀死他们,留下他们;到目前为止,袁绍已经完全根除了危害朝廷多年的“宦官专权”。他的方法看似简单粗暴,其实是当机决策、果断杀戮的体现;窦武、何进等人在犹豫和犹豫中错过了许多机会,被宦官集团杀害。
随着“宦官专权”的消失,董卓带着西凉铁骑进入洛阳;他首先收集了将军何进和骑马将军何苗的将军,并吞并了吕布等人的并州军。有一段时间,许多士兵广泛而强大。执政期间,擅行废立皇帝、毒杀太后、冤杀官员、淫乱后宫、纵兵掠民、盗窃皇陵、焚烧宫殿等,使人不聊生、愤怒、怨恨。全国各州县纷纷起兵,在袁绍的号召下组成了讨东联盟,并被推荐为联军盟主。
这个联盟领袖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荣誉职位,而是一个具有军事能力、领导能力和吸引力的军事指挥官和英雄领袖。袁术、孔周、韩福、刘岱、张淼、桥茂、鲍欣等英雄都是世界各地著名的贵族和名人;但他愿意屈居于袁绍之下。应他的号召,他是联盟领袖。这再次证明了袁绍的能力和威望在世界上是无可争议的。
许多历史资料低估了联盟董事会的意义,故意忽视了袁绍的价值,突出了曹操和孙健的勇敢和信誉,曹魏和吴的创始人。
首先,在联军的威慑下,董卓烧洛阳,慌乱逃离,迁都长安,杀死废帝,屠杀忠良;这种瘴气操作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军队的思想,整天恐慌;不久,吕布、李苏和其他部门将反叛董卓并杀死他。虽然联军没有在军事上歼灭董卓,但间接促使董卓死亡;这基本上实现了袁绍等人的既定目标。
其次,董卓军中的精锐多为西凉铁骑,不易强攻、急攻,应缓图。因此,联军驻扎在河内、酸枣、鲁阳、颍川、叶城等地,在洛阳以东形成扇形包围圈,准备出发。这就是《孙子兵法》的策略:围而不攻,但在史料记载中却变成了:袁绍怕董卓,不敢进兵。怕董卓,却叫董卓进京,袁绍傻吗?怕董卓,在洛阳当面训斥董卓,他梦游?怕董卓,怎么敢讨伐董卓?为什么董卓又惊慌失措地逃跑了?袁绍和董卓谁怕一次讨伐一次逃跑?矛盾重重,不忍直视。
此外,曹操渴望立功。他没有听袁绍的部署。成千上万的士兵和马来西亚深入董卓腹地,在与下属徐荣作战后惨败归来。独自深入和分兵作战是士兵们的禁忌;即使你赢了,这也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对整个战争形势毫无意义。相反,很容易惊吓蛇,暴露你的力量。可以看出,曹操的军事能力、战略思维与袁绍仍有很大差距。
另一方面,江东猛虎孙健打得很好。他败牛辅,退吕布,斩华雄,一路攻入洛阳;虽然没有“伤敌筋骨”,但也是“断敌一指”。但孙坚虽然勇敢,却缺乏战略;攻洛阳被徐荣包围,全军覆灭,黄祖埋伏在襄阳战败身亡,都是战略不足。他和他的子孙策都是勇敢善战的“霸王”猛将。这种先天不足的格局注定很难成为运筹帷幄、总结全局的枭雄。
董卓集团从失败到失败对东汉王朝没有帮助,但一步一步地满足了英雄的政治需求,东汉世界正式进入了诸侯分离的时代。
袁绍制定了“南据黄河,北守燕代,乌丸鲜卑之众,南向争天下”的策略。这一策略比鲁肃的榻上策早十年,比诸葛亮的隆中早十八年,还提到了“雇佣兵”的先进兵种;如此出色的战略眼光来自军事才华、政治智慧和良好的个人威望的袁绍;他的综合能力令人惊叹。人们常说曹操是“治世能臣,乱世枭雄”
第一步是取冀州。袁绍定的“南据黄河,北守燕代”指的是冀州之地。当时,冀州牧羊人是韩福。袁绍只是渤海县太守,冀州九县之一。这相当于如何用沧州的资源和力量占领河北省?答案是:是的,计划是:利用袁绍的声誉和威望,不战而屈人之兵。
袁绍先根据谋士逢纪之计,挑拨幽州公孙赞出兵攻打冀州,并派说客荀陈与韩馥见面。荀陈和韩馥私交很好,经过几句问候,他们直奔主题:“将军你宽厚仁爱,礼贤下士,比袁绍多少?比袁绍更聪明、更聪明的决定是什么?广施恩德和世界信服比袁绍多少?韩馥连连摇头说:“我不如”。荀晨还说:“公孙瓒率燕,代之众,兵锋锐利,不可抗拒。袁绍乃一时英杰,不会长久居将军之下,此时他与公孙赞联手,将军危在旦夕”。韩馥慌忙问:“该怎么办?”荀陈徐徐说:“将军和袁绍是旧交,不如让冀州走。袁绍得到冀州,必善待将军,公孙赞也不敢与他抗争,敌人自退。将军可以获得贤名,享受稳定富贵。韩馥深以为然,派儿子迅速将冀州印章送给袁绍。冀州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兵源充足,钱粮满仓;袁绍以冀州为基础,东征西求,无后顾之忧。
第二步,取青并二州。青州位于冀州以东,是黄巾余众的聚集地;并州位于冀州以西,被张燕的黑山军占领;幽州位于冀州以北,有公孙赞盘踞。“兴军东讨,可定青州黄巾;还要黑山,可灭并州张燕;然后回师北征,平公孙赞”。听了袁绍的欢乐,这个策略就像他想要的一样!稍作整顿,袁绍率军出征,大举围剿黄巾、黑山军。经过朝歌等地的几场激战,于毒、刘石、郭大贤等多支部队被彻底歼灭;沿途追击扫荡四散逃亡的罪恶,对乱军造成毁灭性打击;青和二州没有大型土匪。
之后,袁绍派长子袁谭进驻青州,派侄子高干进驻并州。袁谭武功出众,以劣势兵力驱田楷,逐孔融将青州收入囊中;高干才华横溢,在内修生产、外修、匈奴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从那以后,袁绍统一了河北,离幽州只有一角。
第三步,取幽州。幽州之主孙赞勇敢善战,不乏战略。他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周围的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进行了碾压杀伐,震惊了边境;他领导的“白马义从”是汉末中国最强大的力量。他是一名精锐的士兵,横扫河北;如果他没有遇到有才华的袁绍,他应该有更大的成就。不幸的是,他没有得到回报,城市破裂而死亡。袁绍对公孙赞的歼灭是在真枪实弹的拔锯战中完成的。
初平三年,袁绍带领鞠毅等人在界桥上与公孙赞作战,以寡敌大破;杀死公孙赞将军严纲,至其精英“白马义从”伤亡惨重。同年,公孙赞与袁术、陶谦组成联军,倾三州之兵再次与袁绍作战;袁绍与曹操作战,以寡敌,大破之,斩敌数万。不久,公孙赞又派兵到龙凑进攻袁绍,又被袁绍以少胜多,大败而归。初平四年,公孙赞杀害了德高望重的宗室刘禹。刘禹的旧部很少与乌桓合兵报仇;袁绍利用这一趋势派将军鞠毅与少于辅合兵一起进攻幽州,并在鲍丘重创公孙赞主力。公孙赞精力充沛,退入易京,深挖沟,高筑墙,造铁门,只求自保,再也没有争霸之志。
但是争霸是一条不归路。如果你踏上这条路,你会赢或输。你能保护自己吗?建安三年后,袁绍亲自指挥大军围攻易京城。公孙邈外求援军试图内外合作攻击袁绍,却被袁绍的计划打击;内求城高墙厚,坚守壁垒足以抵御袁绍,却被袁军深挖地道,墙倒塌。公孙邈知道自己没有希望活下来,自焚在城楼上。从那以后,袁绍占领了幽州,统一了河北,占据了全国的一半。
袁绍的军事才华在统一河北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消灭青,乱军,他面对的是自己敌人的几倍兵力,每一次都被打破,接连打出美丽的歼灭战。攻打公孙赞,在界桥等地多次交锋,都是寡敌,出奇制胜。围攻易京,他沉着冷静,稳扎稳打,上演了教科书式的攻坚战。结合以往在冀州不战中屈服的士兵,以及联军在寻找董事时围攻的计划,他的军事能力不仅优秀,而且非常全面。这与史书记载的袁绍一致吗?
袁绍的下一个战略目标是“南争天下”,他的滚滚战车也瞄准了兖州的曹操;随后的官渡之战也将成为他一生的绝唱。
官渡战前,袁绍斩杀鞠义,夺取军权,疏远田丰;这些被史料评为“善杀忠良,嫉贤嫉能”,简直荒谬可笑。袁绍取冀州时,以高官厚禄拉拢鞠义,与“管仲、范蠡”相比;田丰因诚实坦率而被韩馥拒绝,而袁绍则慷慨仁爱地提拔和重用他。这应该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对吧?更何况袁绍作为主角,却对手下“嫉贤嫉能”?这合理吗?这符合他吞并四州、雄才大略的作风吗?因此,他必须有一个重要但不明确的动机,比如消灭冀州帮。
冀州是世界上第一个州,地大物博,人才鼎盛。袁绍在占领冀州土地的同时,也收复了大量冀州人才。冀州降将,由鞠毅、沮丧、田丰、审判、张和等领导,开始在袁绍部队大面积工作,具有很高的军事权力和话语权;这些高权重的村民很容易无意识地形成一些派系,以便相互保护和推荐;例如,官渡战争、胁迫天子等事情总是高度统一,这对一方势力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对忧患的敏感性是成为枭雄的基础,袁绍又怎能让这种势头发展呢?大战前夕整顿“冀州帮”确实是当务之急。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集团有两种声音。郁教和田峰主张,河北士兵多粮足,曹操缺兵少粮,应该打持久战;慢慢蚕食对方,三五年就能赢,快速决策很容易被对方惊喜地赢。郭图、审判主张:我军人力、物力、土地深度具有压倒性优势,应迅速决策,以后再受苦;长期、长期的持久战争,但给弱势一方留下了喘息的机会。
坦白说,这两种主张都有可取之处。说抑授、田丰神机妙算、郭图、审配祸国祸民的腐儒,纯属马后炮!当然,郁授和田丰的计划是可行的,郭图和审配的担忧是不合理的首先,曹操不是缺兵,而是缺精兵。此时,30万青州黄巾军已向曹操投降,但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训练,曹操不敢妄用。持久战只能为曹操争取时间去体验军队。之后,青州军成为曹操打天下的主力军。第二,曹操当时缺粮,并不总是缺粮。时间长了,他挥手吞并荆州还缺粮吗?那么西进益州,南下江东会怎么样?这些都不是幻想。青州军帮助曹操平定北方时攻城掠地,势如破竹;而占领荆州、江东等地的曹操比袁绍有更多的地理优势。
最后,袁绍选择了郭图和审判的快速决策。事实上,这在东汉末年是一个机智的选择,情况复杂,情况迅速变化。当你虚弱的时候,为什么要给你时间休息和恢复呢?夜晚有更多的梦想!在建安五年后,袁绍征用了10万步兵和1万骑兵,比曹操的力量多了好几倍。他的老师南下发动了一场“官渡之战”。
袁绍在官渡战争初期至中期一直牢牢控制着主动权。虽然曹军在白马和延津两战中杀死了袁绍的将军颜亮和文丑,但在双方的对抗和对抗中损失了十分之二三的军队;伤亡比例甚至比袁军还要大,这对于已经处于劣势的曹军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不久,袁绍指挥的军队与曹操率领的精英们在官渡展开了第一次大规模战斗。袁绍打破了曹操,曹军损失惨重,退入营地,无法坚持下去。袁绍率军重重包围曹营,筑壁楼,堆土山,挖地道,仿佛进入了围攻公孙赞的节奏。曹营的坚固程度和粮草储备远不如公孙赞的易京。看到即将破粮,曹军计划向袁绍投降。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间,郁教仍在不断反对袁绍,而袁绍则置之不理,而战局却在不断朝着有利于袁绍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袁绍的战前决策和战后部署都是正确的;郁教和田峰对他的建议最多是忠诚的,这不是一个好政策。评价袁绍“有才不能用,有善不能接受”的历史书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
事实上,对袁绍的负面评价,如“志大才疏,多谋少断,儒弱无能”,经不起事实的推敲,都是出于曹操、郭嘉、于迅、程宇等官渡战前的口碑。后世史官和腐儒的注释都是随大流的。曹操和其他人是袁绍的敌对阵营。当时,袁绍的军队将摧毁曹操集团。他们对袁绍的评价如何真实客观?
历史有时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充满了偶然性和戏剧性。就在曹军即将崩溃,袁绍胜利指日可待的时候,许攸因家人犯法入狱,一怒之下投降了曹操。许攸只是袁绍帐下的众多谋士之一,他的离开对袁军的实力没有任何损害,但重要的是,他卖掉了军机!在古代战争中,兵马没有先动粮草。粮食是军队的生命线。许向曹操起诉。袁绍囤积粮草的地方在乌巢,并提出了攻击乌巢、烧粮仓的计划。曹操依计行事,大获成功。
曹操烧乌巢时,张合请命:立即救援乌巢,郭图建议:反击曹军大营。如何选择袁绍会?自然是后者,在当时的情况下,反击曹营绝对是一个妙计。作为一名士兵,张和关心自己和士兵的食物和衣服。只有当他们吃饱了,他们才能在战斗中杀死敌人。他不会从战略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所以他只是想抢救粮仓。作为一名顾问,郭图从主人袁绍的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消息从乌巢传到官渡,然后从官渡发兵救援乌巢。时间根本来不及了;乌巢粮仓的损失是既成事实,救与不救是没有用的。反击曹英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赌博。胜利对曹军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失败并不重要;无论胜负,失去军粮的袁军都需要立即返回黄河北岸。这次讨论在战略上失败了。
至于张和、高景的投降,以及官渡大营士兵的崩溃,这并不是袁绍缺乏统治力和控制力。军队失去军粮,军心必然松懈,军心松懈必然投降或逃跑;尊重优秀的现代人无法理解军队荒芜时食物对军队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官渡之战是袁绍和曹操胜负的转折点。事实上,袁绍的病故是曹操成功的关键。
首先,官渡之战只是曹操赢得了保卫战,暂时推迟了袁绍的吞并,整体情况没有改变。虽然收获了张和、高光等降级军队,但还远远不足以弥补曹军的伤亡。更重要的是,曹军最缺乏的是粮食和草,战争对经济和生产的破坏使它更糟。
第二,官渡之战是袁绍远离曹操地盘的侵略战争。曹操的统治区域受到严重破坏,但袁绍的四个州仍在歌舞和平,国家和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曹操集团的损失甚至大于袁绍集团。
第三,袁绍的河北四州人口众多,兵力充足,河北和冀州是世界粮仓。官渡损失的数万兵马和几粒粮草根本动摇不了袁绍的整体实力;更何况,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并没有倾巢而出,而是抽调了一些兵马渡河;对曹操来说,这是一场生死大战,在袁绍眼里只是一场局部战争。
第四,袁绍虽然输了,但在曹操面前依然是庞然大物,整体实力并没有消失。在人口众多、粮食源源不断、经济丰富的基础上,袁绍肯定会再次启动战争机器,南下灭曹;官渡战争后期,曹操的军备物资已经是弩的末端。这个时候,再支撑一场战争是不可能的,只有一场失败。但袁绍死后,两个儿子互相残杀,只能说天意帮助曹。
五、曹操的“以天子命令诸侯”是演义渲染的概念。现实是,他威胁天子,却不能让诸侯,诸侯会以“清君侧”的名义随时攻击他,成为众矢之的;如果他在内心犯了一点错误,天子和周围忠于汉朝的大臣会以“杀汉贼”的名义杀他夺权;曹操怎么能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长久?袁绍在河北广施仁政,人心所向。他死后,人们争相哭泣,巷子里充满了悲伤;赢得人心的人赢得了世界,袁绍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如果袁绍不死,曹操就会输。这不是一个假设,而是顺其自然的结果。我们不假设袁绍灭曹操后,接受荆州,吞下宜州,迫降汉中,统治世界;然而,曹氏将退出历史舞台是不可避免的。曹魏篡夺汉朝,司马懿夺权,三国归晋,八王之乱,五乱中国,南渡衣冠,南北朝对峙?伟大的中国将避免多少战争。
不幸的是,天不假人,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