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进水管头怎么拆卸(洗衣机进水管怎么拆卸)
0
2025-01-18
文 |浙商李超宏观团队
内容摘要
>> 核心观点
预计四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为1.3%。我们认为,10月-11月,受疫情多发和地产探底影响,主要经济数据进一步回落。12月自国务院防疫优化措施“新十条”实施两周后,各地防疫政策加速优化调整,相继进入感染高峰,基本面受到疫情发展的阶段性冲击,预计四季度实际同比增速预计为1.3%,较三季度回落2.6个百分点。当前,中国经济正逐步走出防疫政策优化的适应期,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2023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有望显著改善,为牛市重启奠定基础。
>>疫情冲击生产筑底,曙光在前未来可期
12月国内疫情冲击是影响工业生产走弱的核心变量,疫情对企业产需、人员到岗、物流配送带来较大影响,导致工业生产有效工作时长大幅缩减,同时地产不振、消费探底、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有一定负面影响。我们预计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3.6%。明年国内疫情对工业生产的冲击影响将逐步消退,明年工业生产有望回归弱修复通道。
>>投资增速放缓,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为全年重要支撑
预计1-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增速为5.1%。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预计9.0%,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预计同比增长9.0%,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同比增速-10.1%。地产投资依然承压,制造业投资四季度受疫情冲击面临下行压力,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具韧性,全年保持高增速;基建投资受益于政策呵护预计四季度维持高位增长,综合研判,基建和制造业是202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600405,诊股)。
>>防疫持续扰动,就业短期承压
预计12月调查失业率为5.8%,较前值上升0.1个百分点,高于5.5%的目标水平上限,劳动力市场压力依旧承压。一方面,11月以来,防疫政策不断优化,新冠感染人数迅速上升,短期对生产生活形成一定拖累。另一方面,内需外需回落同步发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连续下行,企业用工需求较难扩张。
>>CPI压力不大,PPI同比改善
预计12月CPI 环比持平,同比增长1.9%(前值1.6%),猪肉价格显著回调,菜价季节上涨,基数效应带动CPI同比上行。预计12月PPI 环比+0.1%,同比增长0.1%(前值-1.3%),全球经济衰退迹象加深,12月原油价格显著回落,国内经济预期向好,钢铁、有色金属价格小幅上涨。
>>防疫政策优化,消费底部企稳
预计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6.2%,前值-5.9%,社零增速在底部企稳。11月以来全国防疫政策不断优化,各大城市陆续迎来感染高峰,12月线下消费依然偏弱,不过12月中下旬起,首批疫情达峰城市如北京、广州等地迅速“回血”,居民出行和消费数据已开始快速修复,社零增速将在2023年快速反弹。
>>出口阶段性承压,关注供给侧韧性
预计2022年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速11.2%,12月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速4.8%,12月贸易顺差850亿美元。短期,海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高库存环境叠加滞胀趋势冲击其进口需求,且可能阶段性放大对我国出口的冲击效果,中期重点关注我国相对供给优势带来的韧性。内需低迷扰动进口,预计2022年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增速4.6%,12月人民币计价当月同比7%,短期疫情反弹施压进口,后续随着经济活动正常化、感染病例高峰顺利渡过,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2023年起内需渐进修复有望带动进口回升。
>>预计12月社融增速继续回落
预计12月人民币信贷新增1.3万亿,较2021年的1.13万亿略多增,对应增速持平前值于11%。虽然12月为季节性信贷小月,经济基本面回落压力也较大,但宽信用政策仍然积极,地产政策转向,预计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表内票据融资或有+3000亿左右体量,对信贷形成支撑;居民端信贷投放仍将低迷。预计12月社融新增1.16万亿,同比少增约1.2万亿,增速较前值降0.4个百分点至9.6%。12月结构中,同比少增主要来自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信贷、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可实现同比多增。预计12月M2增速较前值回落0.6个百分点至11.8%,M1增速较前值回落0.6个百分点至4%。我们坚持当前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在稳增长保就业、金融稳定、汇率及国际收支间高频切换,政策基调在稳健略宽松及稳健中性间灵活切换的判断,该状态预计延续至2023年一季度,我们判断2023年初央行可能采取定向降准等结构性宽松工具,依据LPR形成机制,预计1月存在进一步降低5年LPR概率,幅度为10BP。
风险提示
病毒超预期变异;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大国博弈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