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歌ova英文版(地狱之歌ova10)
0
2025-04-20
我在这里分享完了一顿精彩的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好,常识网编辑黑桃K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米氏方程公式,米氏方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来看看吧!
1.v=Vmax×[S]/(Km+[S])。这个方程叫做米氏-门滕方程,是在假设存在稳态反应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其中Km的值叫做米氏常数,Vmax是酶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S]是底物浓度。
2.可以看出,Km值的物理意义是反应速度(v)达到1/2Vmax时的底物浓度(即Km=[S]),单位一般为mol/L,仅由酶的性质决定,与酶浓度无关。
3.不同的酶可以通过Km值来识别。
4.当底物浓度很大时,反应速率接近恒定值。
5.在曲线的这个区域,酶几乎被底物饱和,并且该反应相对于底物S是零级反应..
6.也就是说,加入更多的底物对反应速度没有影响。
7.反应速度逐渐接近的恒定值称为最大反应速度Vmax。
8.给定量酶的Vmax可以定义为饱和底物浓度下的初始反应速度n。
9.反应曲线的这个伪一级反应区的速度方程可以写成等价形式:n(饱和时)= VMAX = k[e][s]0 = k[e]Total = k cat[ES]速度常数k等于催化常数k cat,k cat是ES转化为游离e和产物的速度常数。
10.饱和时,所有的E都以ES的形式存在。
11.方程(3.2)中还有一个简单的关系:Vmax=k cat [E]total。
12.得出k cat=Vmax/[E]total。
13.k猫的单位是s-1。
14.催化常数可以测量酶促反应的速度。
15.米氏常数Km是酶反应速度n为最大酶反应速度值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6.用[S]代替米氏方程中的Km可以证明这一点,通过计算可以得到n=Vmax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