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江湖赚钱攻略 这就是江湖贴吧
0
2025-04-21
积攒生活经验,看懂人生百态,这里是经验区。最近不少人对螺蛳粉申请非遗 螺蛳粉入选国家级非遗的意义 很感兴趣,接下来跟随小编默默子的脚步了解下。
螺蛳粉是广西柳州的特产。
螺蛳粉兼有辣、鲜、酸、烫等几种风味。柳州盛产螺蛳,也爱吃螺蛳。柳州人吃螺蛳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而柳州人一回到家乡都是在第一时间找一碗螺蛳粉大快朵颐,以解乡思。
螺蛳之名来自汤底,螺蛳粉的汤底是用螺蛳(石螺),猪骨和药材熬制而成,螺肉鲜,猪骨香,辣油飘过满嘴爽。传统的配菜是空心菜或者菜花、木耳、花生、酸笋、腐竹、榨菜、黄花菜、酸豆角,另外螺蛳粉店都有螺蛳蛋和鸭脚。螺蛳蛋是鸡蛋煮熟剥壳后放在螺蛳汤里继续煮成的,吃起来有一些螺蛳的鲜味。
发展历史
螺蛳粉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历史较短,但嗍螺和米粉在柳州传承悠久。在柳州从事40多年文物考古工作的刘文认为,从一个小的方面来说,柳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段采集食用螺蛳的历史。
4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者在白莲洞、大龙潭鲤鱼嘴等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距今约2万年前,居住在白莲洞的‘柳江人’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并学会用火,现在白莲洞遗址内还留下当时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迹。”柳州市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馆长蒋金远说。
螺蛳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2020年。
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是柳州更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汤料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
韩国申遗端午节。
韩国申遗中医。
韩国申遗活字印刷术。
韩国申遗火炕。
韩国人说孔子是韩国人。
韩国人还说李时珍也是他的人。
...
结论:全世界都是韩国的!
一、
继端午祭、拔河之后,韩国又瞄准了螺蛳粉。
有网友在Instagram上发现,某韩国网友发布了一张吃螺蛳粉的照片,指出螺蛳粉兼具拉面的韧性、泡菜的鲜香酸甜和火鸡面的辣味:“是小簸箕带大家大韩民国流淌在血液里的传统口味!”
这就算了,并在po文中发出了想为螺蛳粉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一众韩国网友留言表示支持。
留言中有中国留学生回怼“螺蛳粉是中国的,拒绝‘被韩国’”。
纣王是你们的,俄罗斯是你们的,后面是不是整个太阳系都是你们的。
在中国柳州孕育、发展、壮大的螺蛳粉,一下子就成为棒子们的“眼中肉”,称螺蛳粉“有传统韩国口味的灵魂”,真是搞笑!
按照这么个节奏,川菜湘菜黔菜还有啥菜滴,估计都得被他们步步为营收入囊中?
重庆小面、广东肠粉、兰州拉面啥的,是不是也难逃其劫?
吃着小簸箕带大家的螺蛳粉,还惦记着小簸箕带大家的锅???
二、
螺蛳粉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历史较短,但嗦螺和米粉在柳州传承悠久。
其中,辣椒是在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进入中国菜谱的时间并不太长。辣椒强势进入中国后,掀起了一场饮食革命,柳州人将之融入螺蛳粉并加以发挥,才有了螺蛳粉。
很多吃过螺蛳粉质疑螺蛳粉里为什么一颗螺蛳也没有,据说螺蛳粉的螺汤由螺肉、猪骨、药材、天然香料等民间秘方熬制而成,熬过汤后的螺肉就会丢弃,因其精华都浓缩入汤里了 。
此外,柳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段采集食用螺蛳的历史。
4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者在白莲洞、大龙潭鲤鱼嘴等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
距今约2万年前,居住在白莲洞的‘柳江人’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并学会用火,现在白莲洞遗址内还留下当时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迹。
对于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的行为,小智哥就想说:是不是你家的,你心里没点数吗?
三、
韩国近年的综合实力日渐增强,但是韩国的历史文化较贫瘠,能拿得出手的没多少,便想到中国文化。
像端午节已经被他们抢先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连拔河啊,神话人物啊,中医啊,道教啊,东北的火炕啊等等都不放过。
为了证明这些是他们国家的,还整了一套套的所谓“证据”。
从2003年开始,韩国对“中国风水”进行了重新梳理,在2006年,韩国打算给“风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小簸箕带大家中国人几千年,都挂在嘴边的那个“风水”。
这种闹剧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抢完这些事物还不满足,还要来“抢人”。
咱们国家的儒家创始人孔子,药王李时珍,美女西施,诗仙李白,枭雄曹操统统被他们归入了“韩国籍”。
太可怕了!
螺蛳粉申请非遗不知道你看懂了没,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收藏本站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