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格剖象法(五格剖象法有依据吗?)

常识网 1116 2022-09-15 12:00:19

五图法有依据吗?)

主体部分介绍了五格框架结构,发现其结构的建立缺乏合理的依据。

但是这个缺乏依据的结论,关系到命名的根本问题,所以大家很容易产生一些疑问。

有必要讨论这样的问题。当我们能进一步审视命名科学的根源时,就能深刻理解这类问题背后的原因。

事实上,这类问题形成背后的原因和现象,在易学领域或易学史上并不独特,而是普遍存在,甚至层出不穷。例如,我的书《易道》的第二卷就附有“评《全人类的四课》”。但大部分问题影响有限,不值得讨论。

相信读过《易道》卷的易友,一开口就知道这类问题背后的原因。

下面,以问答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说明。

可能有人会反驳:五行框架是基于五行吗?

事实上,五行只能作为学说的适用规则,即节育的适用,而不能作为学说的主体框架。比如九宫、八卦、六爻、四柱的主架,都不是基于五行的。

也许有人反驳:难道田歌、人格、尊严这三种才能不能充当主框架吗?

李逸认为,三种人才理论确实可以作为理论框架的某一方面。但所谓“三才”主要体现在天地关系上,而不是标准参照物的文字形象。或者说是否是真三才,要看三才关系是否符合天道。

例如:

以占卜为例。月之日为天,世为人。天人关系是:天能作用于人,人不能作用于天;

以命理为例。大运之年为天,日主为人。天人关系是天可以作用于人,人不能是天。

也就是说,在真实的三才关系中,人是无法谋生的。

而五字廓中的三才,他们的人格与他们的人格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即人能行事于天。显然,这种关系是不符合天道的。

所以,五型解剖中的“三才”说,只是后来附加的一个文字标记,而不是真正的三才。

当然和五格框架的建立无关。

总的来说,在李逸的范畴内,命名学主体框架的结构的建立是没有依据的。

与其说它是一部别出心裁的小说,不如说它是《易经》基本概念的混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常识网 » 五格剖象法(五格剖象法有依据吗?)

上一篇:怎么去北极(北极)
下一篇:江河水二胡(二胡独奏《江河水》)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