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失去女主后黑化(男主失去女主后追悔莫及)
0
2025-02-21
最近不少网友对被光抓走的人结局人回来了吗,详解被光抓走的人的优劣点非常感兴趣,那么就跟着小编瓜娃子的脚步往下看看。
本文作者:李啸天 Vicky刺猬
一。
2019年,恰逢爱情史诗剧《乱世佳人》上映80周年。1939年12月15日,《乱世佳人》正式举办了盛大的首映礼,为这部传奇影片拉开了序幕。
在这部经典影片里,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发生的一段奇情故事,几位主人公在历史的夹缝中,辗转其间,爱与被爱,选与被选,恩怨交错,难以挣脱爱与欲的囹圄。
南北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是美国成为统一的合众国的关键战役,也是美国从旧时代转圜为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乱世佳人》之所以名为经典中的经典,也在于它背后的关键历史时刻。使得这些爱情纠葛不再是简单的卿卿我我,而是历史的见证者,影片也被看成是史诗级爱情大片。
类似《乱世佳人》一样的史诗级爱情大片,还有《魂断蓝桥》《埃及艳后》等经典老片,也有《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现象级大作。这些作品无一不是处于大时代之中,爱情与历史完美地融为了一体。大时代容易产生好故事,中外犹然。
现在的中国,同样正处于关键历史时刻。早在大清晚期,李鸿章面对时局就曾多次慨叹中国正经逢“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中堂说的很对,但自他的话以后,中国并未惊醒,国运也未扭转,而是一路走低,渐成世界末流。直到40年前,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才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国力渐长,国势渐强,逐渐回到了世界一线地位。但实际上,重返一线不代表就是超强,就像体育运动界,一流球星有很多,但超巨则没几个。我们没必要枉自称大,尽管宏观国势变大变强,但微观社会仍处于剧烈的动荡期,转型远未完成。
大大在2018年也谈到,“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位大人物,相隔百年发表类似的观点,说明清末至今,我们还没有完成复兴大计。中国依旧处于历史转折时期,厕身其间的我们,幸运地见证了太多哀荣与兴衰,是历史的见证人,不幸的是居于动荡之中,自然会饱受冲击,大部分普通人都活得艰难。
这样的大时代,按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乱世佳人》,有我们自己的《泰坦尼克号》。但是,却没有。就电影而言,我们只有一部《霸王别姬》,但是它讲述的更偏个人遭遇,看过的人都对程蝶衣的身世多有感慨。它够精致,但史诗性还是稍差了一点点。后来,我们有了贾樟柯,但贾科长的电影更多在于纪录,缺少了一点思考,不足够打动人,也难以上升到史诗大片的格局。
《乱世佳人》(《飘》)的英文原名叫“Gone with the Wind”,直译可以翻译为“随风而逝”。《被光抓走的人》的英文名叫“Gone with the Light”,几乎是套用了《乱世佳人》的英文名,可以直译是“随光而逝”。写出过《老炮儿》《心花路放》《厨子戏子痞子》的编剧董润年,在他的处女导作品《被光抓走的人》里,敢用一个“乱世佳人”的名字,显然是有些想法的。
《被光抓走的人》不是那种史诗级别的大作,而是一个格局很小的文艺小品。把它与《乱世佳人》放一起进行比较,明显不太合适。但导演兼编剧自己有想法,自己非要相提并论,就还是要放在一起说一说。
可比性还是有的,董导想诉说的就是在时代大格局之下一群人在爱情面前的困顿与抉择,这一点上,与《乱世佳人》如出一辙。在故事核上,《被光抓走的人》与《乱世佳人》围绕了类似的故事主题。王珞丹饰演的李楠身上,就有着一丝郝思嘉的影子,她们都执着地在拷问着爱情,而且还追逐着个性的自由。黄渤饰演的武文学类似艾希礼,谭卓饰演的张燕类似梅兰妮,他/她更偏传统一些,在小心翼翼地守护一份不可知的爱情。至于风度翩翩的白瑞德,则类似那个没有出现的胡建平,他们都在不断叩问自己内心上的真正的爱情。
时隔80年,连上映时间都是12月中旬。很难说董润年的心思是什么,但他明显不只是拍个感人的爱情故事那么简单。只是强烈的表达欲之下,《乱世佳人》往史诗大剧上走,而《被光抓走的人》则往舞台剧的玲珑精致上走,最终陷入了文艺情怀的小格局之中。
就是说,董导开始也想做一部大剧,但写着写着,陷入了路径依赖之中,最终呈现的不是大剧,而是小品。
但董导的野心,还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只是为了探讨下爱情的深度,那么《被光抓走的人》里众多故事中,任何一个单拎出来,都可以独立拍出一部影片来。他把数个与感情相关的故事纠集起来,放到一部电影里,就是想突出展示出一副社会全景画来。
这几则故事里的主角们,年龄各异,阶层各异,有着明显的社会代表性。联合起来,就是整个社会的感情都出现了问题。往时代主题上靠,就是力图刻画出当今社会中,人民普遍面临的情感危机问题。
与“乱世佳人”比,本片表现的就是“乱世无佳人”,一切都随光而逝,随风飘散。
只是,这种野心过于隐晦,过于局促,没有体现出史诗性,最终使得这部影片只能是一部精致的小品,非常可惜。
二。
说是“被光抓走的人”,其实电影真正要讲的“被光遗弃了的人”。
那些随光而逝的人才是令人羡慕的,因为他们有爱,成双成对,而被光遗弃了的这些人,则各自面临困境,在无爱之爱下,痛苦地摸索,痛苦地找寻,痛苦地活着,备受煎熬。
《被光抓走的人》虽然是围绕着“爱情”的主题展开,但是在同一部影片中,导演兼编剧又尽可能多地容纳了多个爱情故事。而且,这些爱情之间,并没有直接纠葛。所以,《被光抓走的人》其实有些类似于《我与我的祖国》,一部片围绕了一个主题,讲了多个平行的故事。
董润年,作为导演兼编剧,尽管能力没有充分支撑起野心,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特别会讲故事。在由他编剧的《心花路放》里,已成功玩过了一把时间错位的把戏,《被光抓走的人》则把平行叙事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被光抓走的人》的几个故事之间,实际上没啥直接关系。但在影片里,不同故事里的人又多次出现在同一镜头之内,发生了诸多交错。就像芸芸众生,你作为一个有故事的人,在某一刻无意间遇到的另外一个人,其实也是有故事的人。擦身而过的你们,很可能正经历着类似的苦恼。正是这种交错,让原本很小的爱情格局的《被光抓走的人》尽可能地扩展了它的格局,有了很强的时代感。
在《被光抓走的人》的映衬下,观众会发现:原来,不仅是你,还有我,还有他,还有她,还有他他,都困顿于同一屋檐下,时代的气息由此生发出来。不仅剧中人如此,观剧的人同样如此。很多观众,在看完之后,都会思考下自己的处境,反思一下自己的婚姻或者爱情。
就冲这种思考,能够让观众对自己身边的世界进行拷问,《被光抓走的人》已经非常成功了。
对现代的人来说,置身于动荡的社会转型期,身外的世界,已经够糟心了,于是纷纷把自己保护了起来。内心与世界之间,已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而《被光抓走的人》则提供了一个契机,让人在这一个时刻,好好地面对一下自己,去审视下自己的内心。董导这一点,做的非常好,值得送上膝盖。
三。
《被光抓走的人》,借用了一个伪科幻的壳,讲了几个审视爱情的故事。而且,科幻的部分,非常鬼扯,犯了文科生讲科幻常见的错误,似乎什么不懂的事,只要往量子力学上一推,量子纠缠的概念一用,就灵了。看似玄而又玄,非常科学,实则荒诞不经,不值一驳。
抛开科幻的设定,《被光抓走的人》的实际上讲了一个非常现实一点都不科幻的问题,就是爱情。一道光,突然而至,抓走了相爱中的人,留下的,都是无爱的人。而影片的核心,就是几对没有被光抓走的人,困顿于爱情迷局之间,无法脱身。观众就是要看他们如何在无爱之中如何思考,如何徘徊,如何抉择。
什么是爱情?什么才是真爱?爱情需要做些什么?到底还有没有爱?
这些问题,值得很多人去思考。只是大家已懒得思考了,《被光抓走的人》则带着人一起做了一次思考。方式,则是用了一系列爱情故事。
故事一,爱是长情陪伴。这个故事,是电影的重头戏。由黄渤、谭卓主演,剧中人分别叫武文学及张燕。
武文学和张燕,是一对中年夫妇,典型的中产阶级阶层,他们结婚多年,已激情不再。就连亲热时,都透着一股程序化的疲惫感。他们没有被光带走,是不是已经不再相爱?两人为了掩饰这种尴尬,PS假照片,在众人面前演戏,但老太太早都看透一切,女儿小蕾一句“你们不如离婚吧”,将这段婚姻的薄凉全部抖落出来。
婚姻到最后,爱情的成分越来越稀薄,已经让位给责任,让位给亲情。两人都有喜欢的人,出轨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多年夫妻,虽没有激情,却早都成了对方生命的一部分,一旦割舍,绝对伤筋动骨。而且,谁又能说,这种混杂着亲情和习惯的感情,就不叫爱情呢?或许正如王菲在《红豆》里唱的: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当武文学和张燕在厨房一起默契地准备晚餐,他们的背影,普通,忙碌,却让人觉得踏实。爱是长相伴,看似无爱,其实满满都是爱。只是,这种爱,已经完成了超越,变成了比爱情更长情的亲情。在亲情的笼罩下,你感觉不到爱的存在,但又离不开,无时无刻不被爱笼罩着。
故事二,爱是无怨无悔。这个故事里,主演是王珞丹,她是一名女精英,属于金领,可以独立养活自己。这个故事里,伴以黄璐、吕星辰、李倩等人。讲得是王珞丹饰演的李楠与丈夫胡建平结婚七年,他却移情别恋有了第三者。他们本来约好要办离婚,那道光之后,胡建平却失踪不见。
心有不甘的李楠想搞清楚他到底和哪个女人一起消失。在查找的过程中,她先后和胡的情人何晓芬、初恋女友薛妍、富婆前妻面对面,才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身边的男人。原来,自始至终,不是她不够好,不够优秀,只是那个男人,面对一个女人展示出一种性情,千人千面,没有人知道哪个才是最真实的他。你以为他都爱,结果到最后发现,他压根没有被带走,而是遭遇了车祸。而通过神婆的留言,令李楠吃惊的是,他居然说最对不起的人,还是李楠。大抵是,他爱过李楠,而且依然还爱着,却没有始终如一,而是勾三搭四,情衫乱舞,结果最终迷失了自己。
这种男人,让人想起金庸笔下的段正淳。段正淳的爱情,就是像火焰一样热烈,但不会恒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女人,他爱的只是激情本身。激情消失,他变成灰烬,直到下一段爱情出现,他又有了燃烧的动力。这样的男人,说渣男也不过分。当他离开后,他的女人很容易变成怨妇。她们已经被他彻底融化,早都没有了自我。
对于李楠来说,在爱情里面,她是该放弃自我,还是该保留着自己的自由,以便有勇气抽身离开呢?还是那句话:自由在左,爱情在右,爱人不要太痴心。
所以,当李楠继续戴着结婚戒指,想来她已经释然:爱,是自己的主动选择,不是被动承受,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无愧我心。
故事三,爱是勇敢面对。这段故事的主演是白客,剧中他叫王菊,外号“筷子”,是一名社会底层的小混混,他爱的人叫秦山,是一个男人。嗯,这个影片最大的进步在于表现出了同性恋。只是,源于审查的原因,这个故事被剪的支离破碎。
那道光,带走了筷子藏在心底的人,秦山。他知道光会带走相爱的人,但是他不相信秦山是被带走的,他觉得秦山是死于被杀。但实际调查中,借警察之口他得知秦山的确被人刺中,但没有死,还是被光带走了。面对这份同性之爱,他不得不剥开内心的秘密,这份再也不能表白的深情,让他痛的不能自抑。他只能拿着秦山用过的牙刷,放进自己嘴里,毕竟秦山使用过的,他再使用,就意味着两个人在了一起。这种锥心的痛,刺激着他,如果他再勇敢一点,或许他们就会一起消失。
如果他在他身边,或许他爱的人就不会被别人伤害,生死不明。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在警察前面,以血祭血,证明自己的深情。
这段感情线在电影里处理得很含糊,却在烟头明灭间,让人动容。
故事四,爱是以死证明。这段故事的演员是青年演员丁溪鹤、李嘉琪饰演,他们的身份是富家子弟,属于社会上层。这个故事相对简单了一些,讲述的是丁溪鹤饰演的王杨爱上了李嘉琪饰演的富家女刘佳一,结果李的父母死活不同意。刘佳一从小生活富足,但并不幸福,她的父母从小吵到大,带给刘佳一巨大的心理伤害。但是,当光照来的时候,这对欢喜鸳鸯却一起消失了,刘佳一与王杨则被留了下来。
这对年轻的情侣,他们曾经爱的死去活来,但是为何没有被一起带走呢?这开始让他们自己进行拷问,可是,他们却明明愿意为了对象而不顾自己的生死。光照只是一种考验,刘佳一与王杨经受住了。无论有无光,他们之间都是爱。就像武文学与张燕,有没有光,也依然在爱着。
只是,刘佳一与王杨之间,显示出在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对轰轰烈烈的仪式感充满渴望,时时刻刻没有安全感,需要伴侣不断用强烈的语言和行为来证明对自己的爱。正因为年轻,可以矫情,可以错过,但只要真心相待,总会和好如初。看百科省心省力爱上生活方方面面,这里是百科区,喜欢点个关注收藏。